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2018年统计公报解读:投资运行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
201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推进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在工业和民间投资带动下全市投资运行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
一、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投资运行稳中向好。纵观全年各月,投资增速在波动中缓步回升,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0.7、1.4和2.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全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0.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82.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7.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40.6:57.1变为2.1:44.3:53.6。
2、民间投资保持活跃。从投资主体看,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7.3%,高于全部投资7.6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5.2、3.8、6.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23.2%。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达73.6%,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房地产民间投资分别增长26.2%、15.4%,占民间投资比重分别为48.6%、38.0%。
3、大项目投资拉动增强。从投资项目看,全年5000万元以上项目(含房地产,下同)投资增长10.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9.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00.2%。其中,新开工大项目带动增强。全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14个,完成投资增长16.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5.3%;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89个,同比增加4个,完成投资增长10.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7.1%。
![]() |
4、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过程中,我市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从工业投资结构看:
技改投资带动增强。全年,全市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69.5%,同比提高35.7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5.0%,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2.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10.3%。其中,长信科技液晶玻璃减薄、苏立智能制造基地、奇瑞M系列乘用车等项目开工建设;华电芜湖电厂二期、格力商用热水器、恒驰绿色建筑材料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兴铸管焦化技改、磊达水泥粉磨生产线、格力精密垂直造型生产线等项目投入使用。
支柱产业增长较快。全年,全市支柱产业比上年增长25.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8.7%。其中,电线电缆投资增长105.1%,汽车及零部件投资增长36.8%,电子电器投资增长20.1%,材料投资增长15.8%。其中,飞科芜湖生产基地、楚江科技铜合金板智能改造、聚达高端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大陆汽车电子、顺荣汽车塑料燃油箱生产、南方水泥熟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兴铸管烧结机、永达科技发动机等项目投入使用。
新兴产业投资活跃。全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5.3%,增幅高于工业投资5.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3.2%,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33.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64.9%,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56.1%,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9.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34.6%。其中,润盾汽车加速器、凯瑞汽配航空紧固件、西屋新型厨房家电等项目开工建设;信义光伏太阳能基板、航空光电高端光电器件制造、英釜航空飞行模拟器研发等项目建设加快;天弋能源锂电池、卓尔航空螺旋桨、阿尔发无人飞行器等项目投入使用。
高耗能产业投资同比下降。全年,全市高耗能产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8.3%,占工业投资比重为15.1%,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投资下降59.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投资下降4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投资下降16.0%。
![]() |
二、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1、新开工项目减少,总投资规模缩小。2018年,全市新开工项目936个,同比减少122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3.1%,完成投资下降6.1%。
![]() |
2、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趋缓。2018年,全市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1%,增速较上年回落3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4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下降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7%。从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看,轨道交通1、2号线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1.4%,芜宣机场项目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8.9%,芜湖县湾沚南站、三山区峨溪河生态湿地公园、赭山公园改造等建设停滞,城南过江隧道、同泰物流园、韵达物流基地等项目进展较缓。另外2017年长江公路二桥和北沿江高速等项目竣工也对全年增速产生较大影响。
3、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长趋缓。2018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长7.8%,增速比上年回落4.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10.1%、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4.2%、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13.6%。同期,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增速比上年回落7.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3%、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2%、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7%。
三、2019年投资展望及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2018年,全市新开工项目总体少于往年,加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投资后续增长压力依然较大。2019年,为全力做好“稳投资”,需围绕产业和城镇发展,下大力气抓好项目建设,并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1、全力抓好在库结转项目的后续投资进程。从在建项目看,截止12月份,全市2572个在建项目剩余工程投资3350.2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剩余1524.40亿元,房地产开发剩余919.12亿元,基础设施剩余554.06亿元,其他服务业剩余311.10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5.5%、27.4%、16.5%和9.3%。从增长潜力看,比亚迪城市立体轨道交通、上海丰树国际产业园、楚江高新铜导体、伟星雍璟台综合体、华强悦山府和祥生府等46个项目、总投资176亿元,将于2019年一季度开工。各县区要加快项目推进,围绕补短板、强弱项、优结构,强化项目储备和落地开工,形成投资领域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2、进一步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升级。从全市发展实际,投资优结构,一要腾笼换鸟、积极盘活存量。尽全力腾出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空间,积极拓展技改投资,不断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二要创新引领、努力优化增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新兴产业领域着力谋划引进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并通过项目引领加快产业集聚。同时,还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融入全市发展,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3、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实施商合杭高铁、轨道交通、城南过江隧道、芜宣机场等立体交通体系项目,通过投资继续加快城镇建设,努力缩小与省会合肥及周边南京、苏锡常等地市的发展差距。
4、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根据城镇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除满足改善性需求外,还要积极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以实实在在的城镇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切实提高,带动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返回芜湖365淘房>>